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籍后先积数百千卷丹铅俨然益工歌诗及古文辞
又益习书小楷以至古𨽻皆精绝又傍晓绘事简淡咄
咄逼倪元镇时 文待诏先生徵明
者里居而亦善诗及
书及绘事先生造门用师礼礼之人谓先生业已贵胡 …… (第 15a 页)
折节乃尔且不闻世以秇目 文先生
耶先生曰子言之
误夫 (第 15b 页)
文先生
以秇藏道者也自吾见 (第 15b 页)
文先生
无适而非
师也者奉之益笃 (第 15b 页)
文先生
亦笃好先生即胶漆莫喻也
诸台使慰荐先生者无虑数十疏自世宗朝执政者好
拔其党据津要以相翼毗而轻于弃名士 …… (第 15b 页)
先生者有王参议
庭陆给事粲袁佥事帙皆里居与先生善而先生所取
友如王太学宠彭徵士年张先辈凤翼兄弟多往来

先生
家与 (第 15b 页)
文先生
之子博士彭司谕嘉日相从评骘文
事考校金石三仓鸿都之学与丹青理茗碗炉香翛然
竟日间从诸贤出游汎石湖取越 …… (第 16a 页)
中好事人操酒船迹之于山水间先生亦无所拒取酣
适而别兴到弄笔得薄蹄阿锡一点染若重宝盖是时
海内悬格以购 文先生
迹次及先生先生不为意寻而
陈宜人以老寿终先生哭毁几灭性而素所友爱弟安 (第 16a 页)
东宫旧恩超
进太傅旋以监脩武睿二朝实录成累加太师兼太子
太师凡四十五年卒子延德嗣领军府四十馀年卒子 文壁
嗣领军府加太保太子太傅嘉靖中诏裁恩泽世
封而魏定二公皆自以功弗夺有言定公功不称者卒 (第 25a 页)
  章筼谷墓志铭

章叟讳文字简甫后以字行其先自闽徙而为吾吴之
长洲人赵宋时已负善书名兼工镌刻而叟之大父昶
父浩尤著至叟则益著叟生而美须眉善谈笑动止标
举有儒者风宁庶人国豫章慕叟能而罗致邸中与故
知名士唐伯虎谢思忠偕伯虎觉其意阳清狂不慧以
免而庶人卒谋反挟叟与思忠从行谋脱身不得至中
道乃尽出所赐金帛予守者弛之夜分偕跳宵行乱军
中几死者数矣裸袒二千里而归谒其父相抱哭时叟

年仅三十自是其秇益高訾亦小裕盖又十年而复游
豫章时朱邸诸王孙故无恙素闻叟名延至为上客叟
饮醉间游庶人故宫徙倚叹息歌黍离之章作羊昙恸
而后返吾郡 文待诏徵仲
名书家也而所书石非叟刻
石不快待诏每曰吾不能如钟成侯戴居士手自登石章
生非吾茅绍之耶绍之者赵文敏客也 …… (第 13b 页)
三子皆能习叟业藻
于书尤精客吾家久盖葬之十年而始谒余志且铭之
状草自钱处士元治铭曰
迹乎艺心乎士食乎 徵仲
氏何以不朽惟藻意元美为之铭且志
  詹处士墓志铭
詹仲子之弃其官而奔处士翁丧也念弗克视含殓仰
天而号 (第 15a 页)
梧吊陈先生墓汎彭蠡陟
三天子障憩白岳黄山纵游金陵栖迟于吴门者久之
后先所善若杨君谦沈启南都元敬徐昌榖 文徵仲
(第 3a 页)
号玉山子又以其拙于世也别号六拙居士生之日
癸亥二月之五卒而为乙巳十二月十九日得年四十
三有文集十六卷 文待诏徵明
序之全孺人生以癸亥
四月十一日卒以丙寅十二月廿一日得年六十有三 …… (第 8a 页)
之达生以阮公口不挂臧否为善所恨多白眼耳与客
周旋毋论贱贫有所丐请立应而所简脱多达官富家
子自其儿时故 文待诏徵仲
业已器爱之而一时诸名
胜若徐绍卿文寿承休承彭孔嘉黄淳父周公瑕何元
朗钱叔宝咸屈年行而与友叔贻相与下上 …… (第 15a 页)
生讳珍以行谊文学与 文太史徵仲
王太学履吉后先
齐名娶于某是生公公幼警敏甫就外傅即能读其父
书而工属文尝感雷震作迅雷赋履吉读而异之谓 (第 17a 页)
   合葬志铭
主客公以万历癸酉卒卒之明年而葬葬而中丞庞公
尚鹏志且铭之矣又二年所而子绍绩上书乞录故大
王父文康公荫不报滞留京师久之为万历巳卯公之
配张安人复卒其明年二月不佞里居以病谢客而绍
绩苴杖来谒请曰是将合我先安人之兆于主客公也
敢以不朽请夫主客公之事则庞中丞巳详之虽然公

余友也向者尝一会于江都与吴舍人国伦浮白论心
者数日而后别当是时公内薄任子不肯就而南憩吴
阊出其秇贽故 翰林待诏文徵仲
文君大奇之谓诗书
画三绝非子也耶行且无我因尽出其门下知名士与
游而公用是名籍籍矣后数年竟以任子得中书 (第 9b 页)
人有妇德先十年卒再迁葬于邵家
湾祖茔之傍今赵宗伯用贤志之子一禹谟太学生贤
而有文娶秦继娶刘女二长适沈 文璧
次适孙延嘉孙
女一适蒋国玞公之卒也上采礼官言赐祭及葬赠都
察院右都御史尊名之典盖有待云禹谟将启缪恭人 (第 10b 页)
父杜山先生杜先
生国医也君与之下上往复尽得其秘而又能时以其
意错奇正而用之遂所至立效名遂出杜先生上时
待诏徵仲
感奇疾几不可起君从杜先生治为处方出
其意表待诏乃起谢君曰吾赖君再生御医翁者其有
后乎王参议庭陆少卿斯 (第 13b 页)
书赠太子太保朱恭靖公希周南京刑部尚书赠太子
少保周康僖公伦 翰林待诏文先生徵明
右都御史盛
公应期翰林孔目蔡先生羽南京刑部尚书顾公璘都
察院左佥都御史陈公察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赠太子 …… (第 3a 页)
郎兼翰林检讨张公寅右副都御史
朱公纨通政司参议张公寰江西右参议王公庭都察
院右副都御史王公守国子博士 文先生
彭和州学正 (第 3b 页)
文先生
嘉光禄寺丞陆先生鳌工科给事中赠太常少
卿陆公粲太学生王雅宜先生宠提学佥事袁先生帙
浙江按察佥事皇甫先 (第 3b 页)
学校户口滋植风俗淳美为诸郡最而业已倦游矣里
居优游自奉养喜宾客和谨得后进心有女三人归陆
文徵明
皆名士而归王氏者有子同祖以才入中秘
皆侍公周旋以是宽乐终其身
赞曰仕不九卿曰上大夫寿不九帙曰八十馀宅 (第 15a 页)
其间不随不激幸而非久乃
获全璧然所谓康者渊源流通公则近之而至于僖之
小心畏忌则不若靖之宽乐令终也耶 文衡山先生
者初名璧字 (第 12a 页)
徵明
云故丞相天祥裔也避
其祖璧讳以字行更字 (第 12a 页)
徵仲
长洲人十六而父温州公
林殁于官郡寮合数百金赙先生郤之曰孤不欲以生
污逝者既服除补诸生下帷读书恒至丙夜 …… (第 12a 页)
至吴中单薄者而已正行书亦遒劲间临兰亭十七
帖人或从傍指摘其离者先生曰不然吾非临右军吾
乃教之为诸生与 文待诏徵明
齐名而已他秇不尽能
颉颃其外若相善内不伏也为诸生者四十年而贡以
太学上舍就选人尚书意怜之曰此故蔡生耶 …… (第 16a 页)
用而尼道之不行公其已矣
此洙而微宁不悲只
徐迪功先生祯卿字昌榖吾州人也而徙于郡先生自
为诸生即与唐寅 文璧
相唱酬有名而其语高者上彷 (第 22a 页)
南曹郎有声出为江西按察司佥事精勤于职然公素
恬退少宦情累乞骸骨不得请既迁参议遂决归公归
仅及艾与故 文待诏先生徵仲
王吏部先生禄之日从 …… (第 14b 页)
南京国子博士文三桥先生讳彭字寿承故 待诏徵明
子也先生少承家学善正行草书尤工古𨽻咄咄逼其
父以诸生久次贡授秀水训导擢国子助教于南京时
七十馀矣先 (第 16a 页)
为文章及书画皆入能品慕 文待诏徵仲
行能独折节
师事纵游湖山间不轻入公府意泊如也少尝受经王
禄之俱仕非久即高卧天下俱以为威凤仪鸿而公晚 …… (第 6a 页)
负文采有姿制为故太傅王文恪公
所识异游祝文二先生门其于丹青之学务出其胸中
奇以与古人角一时好称之几与 文先生
埒先生倜傥
嗜义爱慕学士贤豪若渴富家儿赍重资踵门谢弗纳
也家支硎旁有山水之胜艺菊数百本五色相鲜佳客 (第 9a 页)
  文待诏修竹堂寺募缘疏后

万历壬申今陆司空与绳为晓上人谋复修竹堂寺而
问疏于余余得学人语数十应之今又七年矣而晓公
从文司谕休承所见其先 待诏徵仲
修寺疏墨迹盖前
正德壬申岁也晓公异其事以诚请休承亟许之而示
余属题其后窃惟瞿昙老师有授记悬谶之说而澄 (第 25a 页)
  山谷书昌黎诗
生平见山谷书以侧险为势以横逸为功老骨颠态种
种槎出独此录昌黎送符城南读书诗小行体尽敛其
怒张之气而为虚婉与兰亭异体同用尤可宝也昌黎

木强语山谷爱之其示相与送符事相类第昌黎晚节
贵盛故其谈读书之效津津然山谷以笔札得罪流离
放逐生儿愚鲁亦是佳事何必强之读书耶放笔一笑
(此书是真迹而经/水渍以故不能佳)
  山谷伏波神祠诗临本
山谷书刘禹锡经伏波神祠诗最为奇逸有潆洄飞舞
之势后有张安国范致能李贞伯 文徵仲
诸跋皆佳初
自华东沙氏售于吾馆甥叔阳意忽疑之持以见畀偶 (第 19a 页)
  鲜于伯机游高亭岩诗记
鲜于困学氏博学负材气貌伟而髯类河朔伧父余见
其行草往往以骨力胜而乏姿态略如其人以故声称
渐不敌赵吴兴人谓吴兴以己书三纸易困学一纸焚
之恐未必尔也此游高亭岩记及诗凡一千六百五十
六字见铁网珊瑚中字兼正行体大小如宣示而备有
褚柳笔法其文亦典赡可喜独所纪净师草圣以为钱
唐人家所收王逸老合作皆其笔却大误逸老名升别

号羔羊居士宣和中尝献草书称旨得官至绍兴时年
八十馀乃终杨用修著墨池璅录谓逸老南唐人名文
柄又误也逸老不合狂拟右军两见诬作僧俗人可发
一笑
  鲜于伯机杂诗
开卷数行疑以为 文徵仲
正德间书以后结法稍不类
然不敢断为鲜于伯机笔也伯机行草颇纵而有骨然
不能尽除河朔气此书极有风度结字似 …… (第 8b 页)
  宋克书张良史笔意
宋仲温作今𨽻多间以章草然未有如此卷者结法极
精𦂳而波法又甚秀逸令人有溢目趣吴文定王文恪

二公跋尤更朗朗特以余家藏张长史笔意善本校之
中间大有漏误如使知是道落一是字岂得任感戴衍
一得字从行误作促行其谓误作谓其书之未能误作
求能末以成画误作成书及后巧谓布置称谓大小二
条总论一篇皆不录盖胜国时此书行世甚少仲温似
未见全本故漏误因之以吴王二公之博雅而不能辨
何也友人俞仲蔚于书法尤妙因托令补之而为拈出
所以不然后有董𨔁黄伯思纷纷置喙矣

  吴中诸帖
右吴文定公宽一纸歌行古选各一纸仿眉山太欹斜
当令长公见之攒眉耳祝京兆允明 文待诏徵明
各二
纸王徵士宠一纸皆尺牍京兆最草草而最有致陈太
学道复二纸其后一纸楷书行题名不辨为道复也乃
知此君 …… (第 19a 页)
  诸贤杂墨
此卷乃李范庵先生家藏物内有李文正公吴文定公
各二纸张东海沈石田各一纸皆尺牍之与先生者祝
枝山一纸尺牍 文衡山
二纸一诗一尺牍都南濠二纸
俱诗则与先生之子元复者又先生与子家书一纸按
文定后二纸皆及亡友周原已身后事 (第 20b 页)
易名道生才艺亦跨灶而狂邪之行家声隤矣此札多
风语可笑书笔殊拙略而中有八法非学士可及也翰
林院待诏长洲 文先生徵明
与王中丞履约书甚详待
诏生平无此苦盖丧其第三郎君时也白香山叙其诗
自谓分司后无一日不乐止哭子两章得悲 …… (第 13a 页)
语亦多警俊惟程字韵押不过其书骤见之未有不以
为徵仲少年笔者唐解元一札草草其书软熟亦不恶 文待诏徵明
石湖三诗清语老笔殊觉近人大司寇周
康僖公伦送秦给事谪官亦尤劲此老初不以书名而
晚颇琅琅亦可以见一斑也 …… (第 19a 页)
  祝京兆书七诗
祝京兆生平好书晚唐句独此王右丞岑嘉州杜少陵
钱左司刘随州诸公七章乃唐人第一才情诗其所作
行草则吴下第一风骨书今年盛夏客有携过山堂者
为读再过阴飙骤来急雨助爽九咽皆快雨后映南荣
纵览八法跌宕遒逸种种幻变与云霞并舒卷大快事

也客喜谈玄自诡冲举可立致余笑谓之此诗固佳但
多叹老嗟贫怨别伤乱语异日勿携之道山金庭中不
免群真驳放也客笑不答第趣余题之而去
  祝京兆感知诗墨迹
在昔延之五君子美七哀非托况前哲即徇感故知而
吾郡 文徵仲
亦仿之第皆逝者献吉仲默则稍稍兼存
没而祝京兆希哲则以古体怀逝者以近体怀存者为
人十有八为诗十有九盖独 …… (第 23a 页)
  文待诏行书
右文待诏行书先友诗八章岁朝次日立春七章对雪
三章皆五言古体过竹堂一章春寒一章次蔡九逵汤
子重王履仁各一章履约二章皆七言近体流丽清逸
时时有会心语书法摹圣教序遂无毫发遗恨优孟虎
贲不足言也晚笔虽老苍觉稍离去之耳此诗书于外
家为吴遁庵参政时正德之甲戌也岁朝所谓开岁四
十五吾行已云衰然又四十五年而后游道山人生固

难量也此帖今归吾吾年已五十四不知后日云何捉
笔一叹
  文待诏书杜阳编
苏鹗杜阳编乃郭子横洞冥王子年拾遗之类而自诡
胜之以其颇杂时事也 文待诏徵仲
小诗以精楷录之
无一笔失度昔人称孟蜀王仁锴好手录书至数千卷
卷皆白藤纸细书极为端好每候朝尚于檐子上得 …… (第 27b 页)
  尤叔野赤壁卷
余以癸酉七月望与守巡三君同登赤壁汎大江痛饮
剧谈于月色中几达曙乃成此二律今春卧弇山园屈
指四周岁矣无锡尤叔野得 文待诏徵仲
书苏长公二
赋托待诏子休承补图口占余诗俾录于后余名位何
敢望苏公不幸讥谗起踬之迹乃复过之俯仰今古可 (第 28a 页)
发一慨 徵仲
书小楷古𨽻皆工独休承所画绝不类而
苏公赋语奇胜处小似过情异日叔野能壮游当为一
勘破本来面目也
   (第 28b 页)
文待诏小楷周召二南诗二王目录
文待诏后先书周召二南中字谊之类诂者及临江二
王帖目录中之有元章长睿考订语者皆作蝇头小楷
精工之甚第毛诗全传当更有数百千条二王帖当更
有大令而今不知落何所矣待诏此书在正德已卯业

五十岁而矻矻作老蠹鱼不休当是通德里翁张乌巾
合作一人前辈用力精乃尔真使人慨羡
   文徵仲
手札后
右文待诏公 (第 29a 页)
徵仲
手札二十八纸中多与赵梁父陆子
传二先生者赵先生之孙某陆先生之馆甥也装池成
卷俾余题其后余尝考之晋唐以 …… (第 29a 页)
  跋文待诏欧体千文
文待诏不多作率更体所见唯张奉直墓表石刻及此
千文手迹耳石刻小于皇甫碑笔近肥千文细于化度
铭笔稍纵于整栗遒劲中不失虚和舒徐意致佳本也

唯彭孔嘉中岁书有出蓝之美晚节则一束楚耳夏
日三四舒展令人忘暑
   文衡山
手柬
文待诏与韩懋赏及祖父三代手札大要是谢饷物语
耳懋赏能宝之且乞诸贤题识以侈之贤于蕺山姥姚
殿帅多 …… (第 30a 页)
  文待诏书程乡令遗爱碑墨迹跋
昔太丘长文范陈公卒而蔡中郎伯喈为文勒于碑且

手书之古今以为胜谈今读盛宗伯端明所志程乡令
平湖陆公遗爱碑亦何以异也陆公名德不敢遽谓如
文范然程乡之政循循殆欲过太丘矣宗伯之文与人
亦不敢遽谓如中郎晚途一蹶差类之至于少年风节
矫矫亦中郎流亚也中郎之所撰中郎自书之宗伯之
所撰 文待诏徵仲
书之以待诏之小楷虽不敢望中郎
之八分要亦有云仍也太丘有子元方季方元方之子
长文贤贵者累世程乡之子光禄 …… (第 30b 页)
  文王二君诗墨 文徵仲先生
诗有致书有格王履吉先生诗有格书有
致此册作于嘉靖改元壬午 (第 31b 页)
徵仲
年五十二履吉仅二
十八视晚岁结法稍不为遒𦂳而风韵却更蔼然诗亦
楚楚称是赵承旨称右军禊帖谓乘退笔之势 (第 31b 页)
其笔
势遂作行然遒劲古雅中媚态溢发天真烂然真墨宝
也成趣园记文虽涉繁然明婉有味当是润笔不乏耳
第八册 文待诏徵仲
书皆小楷其一为余录早朝近体 …… (第 5b 页)
后凡六十馀册皆为徽贾从其家购
之此特吉光之零羽耳徐博士昌榖落花七言律十章
是未见献吉以前语生于沈启南 文徵仲
而趣胜之小
楷如新莺未成长音羽宛宛自见春意赠仇东之二绝 …… (第 6b 页)
虞永兴之有锋铩者后十二诗是晚年笔
差小退周光韬叔初出道复而此书醉乡语酒德颂精
严有古意程大伦子明全摹 徵仲
而鹦鹉鹪鹩两赋风
斯下矣乃知共父元晦之竞师承殊未足确也
第十五册俞仲蔚为余书少陵七言律四十六首皆隋 …… (第 10a 页)
伯臣之所谓黄金者可推也彪与伯臣年行
不相及其品亦薰莸特以经故合为一卷
第十七册顾德育牡丹一赋结法酷似 徵仲
唯老密处
有别耳袁提学鲁望书七言近体十五首其辞与笔皆
流利典详而乏古意王逢年舜华诗十三首政如吴中
(第 11b 页)
  杨南峰墓志 文徵仲先生
以古𨽻书杨君谦先生自草生志若可谓
二绝者第君谦负古文声毋论其辞枝而不脩即生平
轩豁得意在弘治己酉挂 (第 23b 页)
冠而数语极为牢落最骪顿
无状在正德庚辰再趣行在试乐府嘉靖丙申献九庙
颂及华阳求嗣仪而叙致津津不容口老悖一至此耶
曷不于庚辰前亲三尺土耶然则 文先生
此书之佳故
不为此老幸也
  俞仲蔚墨迹 (第 23b 页)
  明 王世贞 撰
文部
 画跋
  萧翼赚兰亭图
余尝闻赵太史用贤有杨仪宪副旧藏萧翼赚兰亭图
后为 文徵明待诏
所书吴说傅朋跋偶借阅之太史遂 …… (第 1a 页)
  张端衡山水
此二画以少陵二语为题系各两韵不能佳书亦沓拖
平平耳后有一诗云端衡写作无声诗留与拙堂伴幽
独书体出眉山而不能去俗款曰次仲印识又曰司马

当是温国孙或司马才仲弟也考画史端衡张姓京口
人举进士调句容尉以丹青名此图秾淡斐亹中有遒
劲飞逸气风树涧溜绝得郭河阳笔云岭墨韵间似僧
巨然今人见懵董山便归之襄阳父子以故有题作米
元晖马端衡者乃至以为司马君实及老章此尤痴人
前说梦大可笑也且书法似出一手而强作三四体蹊
径宛然钦之宜急去此蛇足仅留次仲一跋纵不能超
宋复古燕穆之亦岂出南渡残山剩水下哉

  古十八学士图
彭茂才出示此图其人物器饰台榭工致古雅之甚是
五代北宋人笔无疑 文待诏徵仲
跋其后云损益周文
矩文会图而加精者也或云是十八学士图曾见仇英
临本不舛然以余所摹兵科藏本勘之亦不甚合 (第 18a 页)
第图
止十六人而前有毁损小帧许故当是十八人也内贵
人帻皆长耳直领衫腰束带或系丝帛或有方团而垂
挞尾贱者帻皆短耳盘领衫窄带似饰铜铁考之晋唐

二史舆台奴𨽻皆束铜铁带第云帻裹进贤冠则长耳
惠文冠则短耳初不以贵贱分此却不可晓乐有笙笛
筝瑟阮之属中一歌者凡六人皆地坐据斑文褥一人
偻立持乐句所谓部头也此最近古或人云 徵仲
跋是
其伯子寿承笔然翩翩有父风彭子要余题尾因略记
之以表一代之制且为异时玉堂高会张本云
  再题十八 …… (第 18b 页)
  清明上河图别本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有真赝本余俱获寓目真本人物
舟车桥道宫室皆细于发而绝老劲有力初落墨相家
寻籍入天府为穆庙所爱饰以丹青赝本乃吴人黄彪
造或云得择端藁本加删润然与真本殊不相类而亦

自工致可念所乏腕指间力耳今在家弟所此卷以为
择端藁本似未见择端本者其所云于禁烟光景亦不
似第笔势遒逸惊人虽小粗率要非近代人所能办盖
与择端同时画院祗候各图汴河之胜而有甲乙者也
吾乡好事人遂定为真藁本而谒彭孔嘉小楷李文正
公记 文徵仲
苏书吴文定公跋其张著杨准二跋则寿
承休承以小行代之岂惟出蓝而最后王禄之陆子傅
题字尤精楚陆于逗漏处毫 (第 22a 页)